大陸審查首次公開發行(IPO)的流程愈來愈嚴謹,不少急著上市籌資的陸企,在自家門口掛牌無望下只好往海外IPO,其中香港與美國就成了首選。但是去年在海外IPO的陸企頻頻跌破承銷價,導致投資人損失慘重。今年大陸又開了一扇窗,計畫推出科創板,加上美股近來行情欠佳,也可能將陸企前往美港股尋求掛牌機會的蹺蹺板,再度扳回陸股。
《21世紀經濟報道》報導,2019年,以港股和美股為代表的海外市場,依然將成為眾多陸企IPO上市的首選。根據Win數據顯示外勞仲介,截至1月22日,今年已有5家中資股在港股市場成功上市,另有4家中資股外勞仲介完成登陸美股市場的目標。
去年海外IPO 7成破發
21世紀資本研究院認為,陸企赴海外IPO的熱度可望延續至今年,但與去年相比,今年陸企IPO數量雖然有望持平,但募集資金額度可能下降,主要原因是類似小米集團這樣大型IPO項目的出現將更稀少。
影響陸企在海外IPO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去年在海外IPO的陸企,其中有7成出現破發,並未嘗到上市的甜頭。也有企業認為,股價高低反而在其次,重要的是無法取得上市,可能企業就要面臨「生存危機」。
外勞仲介公司創立於民國85年至今二十幾年,經驗豐富充分了解雇主需求的人力外勞仲介公司,是勞動力發展署評鑑A級人力仲介,服務品質深受雇主與外勞的肯定。致力於解決台灣勞動力缺口,協助企業、家庭類雇主申請外勞各項人力資源服務。
相繼引進大量印、菲、泰、越外籍勞工從事產業(外籍廠工、廠勞;外籍營造工;製造業外勞;外籍漁工)及社福類(外籍看護;外籍幫傭)。由於3K產業(辛苦、骯髒、危險)台灣人不太願意做,外勞仲介確實解決許多企業老闆人力需求,使企業產能再創高峰,這是本公司從事外勞仲介最大的成就感。再又台灣人口結構日趨老化,本公司體恤每個家中有重症病患需、重度失能、老年照護的心力憔悴,秉持的同理心,親切服務用心挑選外籍看護、因此雇主的託付就是我們的責任,外籍幫傭來解決台灣社會正在面臨的長照問題。
「為產業經濟發展貢獻價值,為雇主解決家庭困擾」,一路以來用心經營,您善意的支持及遠處的掌聲使我們不斷成長茁壯!現在更結合「訓練」、「仲介」、「影音資訊傳達」三大體系,整合成一線之策略聯盟,及智能服務以期能為大眾帶來更完善、更便利之系統式服務,為社會貢獻價值、為雇主解決家庭困擾,讓雇主無後顧之憂,加強服務,贏得口碑,這也是我們經營至今的重要原動力。
外勞仲介常見問題
Q 何謂雇主聘前講習?
A 1. 本國雇主於第1 次聘僱外國人從事家庭看護工作或家庭幫傭前,應參加主管機關或其委託非營利組織辦理之聘前講習,並於申請許可時檢附已參加講習之證明文件。
2. 聘前講習自105 年7 月1 日起實施,聘僱之外國人於當日後( 含) 入境或接續聘僱之首聘雇主〈含變更雇主〉,均應先行完成聘僱前講習,方可核發聘僱或接續聘僱許可。
Q 個人設立的養護機構變更負責人,可否繼續聘僱外籍機構看護工??
A 1. 養護機構自然人負責人變更後,新負責人只要在許可登記日起60 日內向勞動部辦理接續聘僱就可以了。但如果沒有向勞動部申請接續聘僱,就算是違法僱用喔!
2. 屬法人之養護機構負責人變更,則須向勞動部申請資料異動。
Q 雇主是否需親自參加講習?可不可以由他人代替雇主參加講習?有沒有資格限制??
A 雇主得委託親屬代理參加講習 ,惟比照民法規定,需滿20 歲,並應符合下列條件:
1. 若是聘僱家庭看護工,雇主無法參加聘前講習,得由與被看護者具有下列關係之一者,且共同居住或代雇主對家庭看護工行使管理監督地位之人參加:
(1) 配偶。
(2) 直系血親。
(3) 三親等內之旁系血親或一親等之姻親。
(4) 祖父母與孫媳婦或祖父母與孫女婿。
(5) 雇主為被看護者時,受其委託處理聘僱管理事務之人。
2. 若是聘僱家庭幫傭,雇主無法參加聘前講習,得由與被照顧者具有直系血親或一親等姻親關係,且共同居住或代雇主對家庭幫傭行使管理監督地位者參加。
Q 雇主可以把外籍勞工調派到名下其他工程或工廠嗎??
A 外籍勞工可以到同一雇主其他工程或工廠進行工作契約範圍內的工作;但製造業重大投資、特定製程及特殊時程等引進之外籍勞工除有「雇主指派所聘僱從事就業服務法第46 條第1 項第8 款至第10 款規定工作之外籍工作者變更工作場所認定基準」規定得調派之情形者外,是不可以調派至許可以外之工廠工作。另營造業工程專案核定之外籍勞工應事先向勞動部申請始可調派。
Q 雇主可以叫外籍勞工跟著本國勞工到客戶指定的地點,進行接頭、安裝或試車等工作嗎??
A 如果是因為業務必要,又有書面契約為證(契約內容包含工作數量、內容及完成期間),雇主可以自由指派外籍勞工隨本國勞工進行以上的工作。但如果是承攬工程,則不包含在內。
港交所去年能夠吸引不少大咖陸企掛牌,成功的因素與港交所改變上市新規有關,吸引了包括小米集團等網路巨頭企業的IPO上市,並引發陸企赴港上市熱潮,例如美團點評、君實生物等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企業。
去年赴美IPO的陸企也不在少數,共有40家陸企在紐交所和那斯達克上市。其中,愛奇藝成為IPO募資最高的中概股,IPO募資高達22.5億美元,其次則是拼多多和蔚來,分別是13.26億美元和10.02億美元。
大型網企IPO 多數消音
從行業分布來看,去年赴美上市的企業中,更多為網路金融企業和娛樂消費產業公司。21世紀資本研究院進一步統計發現,目前傳過IPO消息的大型網路企業,似乎僅剩下滴滴、螞蟻金服等少數幾家公司。
另外,瑞幸咖啡也傳出擬今年赴港上市。海外IPO的陸企頻頻破發始終是陸企心中的痛,這也是今年陸企急於IPO另一重考慮的變數。除破發外,A股即將推出的科創板,也被認為可能對中資企業海外上市帶來影響。